2024-06-17 15:12:15 來源: 中公社區(qū)工作者考試網
在公共基礎知識考試中,科技知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往往當中就會涉及一些相關的科技成就的內容,今天中公教育就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我國古代科技成就。
我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,文化底蘊深厚,眾多科技成就皆是起源于我國,讓我們分時期分版塊來盤點一下各個時期各個領域的科技成就。
1、天文歷法
先秦時期:《尚書》中記載了人類最早的日食記錄,雖然現在日食已經褪去了神秘面紗,但在當時還是一種非常不可思議的現象;《春秋》中記載了世界上首次哈雷彗星的記錄,在當時整個世界,地球以外的世界是完全陌生的;《甘石星經》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,出自齊國人甘德和魏國人石申,這也是作品名字的由來。
兩漢時期:《漢書》中記載了太陽黑子的記錄,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關于太陽黑子最早的記錄,而另外一個太陽活動耀斑則是在1859年才被發(fā)現;《太初歷》:在漢武帝時期,制定了我國第一部較為完整的歷書“太初歷”;在東漢時期張衡則對月食做出了解釋,并且還發(fā)明了地動儀,能夠在地震發(fā)生以后快速知道發(fā)生的方位。
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:《大衍歷》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制定的比較準確反映太陽運行的規(guī)律。
宋元時期:《授時歷》由著名天文學家許衡和郭守敬一同編訂,在我國沿用了三百多年。
2、醫(yī)學成就
先秦時期:扁鵲,發(fā)明了望聞問切四診法,也是現在中醫(yī)診斷時的常用手法,被稱為脈學之宗。
西漢時期:《黃帝內經》戰(zhàn)國問世,西漢編訂而成,是我國現存較早的醫(yī)學文獻;《神農本草經》是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藥物學著作;張仲景:傳世著作《傷寒雜病論》,被稱之為醫(yī)圣;華佗:東漢時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外科醫(yī)生,被譽為神醫(yī),還發(fā)明了麻沸散,也就是現在的麻醉藥,比西方早了1600多年。
隋唐時期:《唐本草》在唐高宗時期修編的,是世界上最早的,由國家頒行的藥典。
明清時期:《本草綱目》明朝李時珍的著作,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(yī)藥學,被譽為“東方醫(yī)藥巨典”,現在還有周杰倫的一首歌也是出自這個作品。
以上就是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我國古代的部分科技成就,希望能夠引發(fā)大家對于古代歷史興趣和智慧的思考,從而能夠掌握這部分知識點,做到活學活用!
(責任編輯:hui)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(yè)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