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-07-02 10:27:35 來源: 中公社區(qū)工作者考試網
給定資料
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S市代表團審議時指出:“S市這種超大城市,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。”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,是習近平總書記對S市反復叮囑的工作。多年來,面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,S市在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不斷探索,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。之后,S市以進博會為契機,對標最高標準、最好水平,精益求精,圓滿完成進博會城市管理保障工作,市容市貌煥然一新,城市管理面貌普遍提升。2019年,全市在進一步推廣進博會城市精細化管理經驗的同時,還需要不斷創(chuàng)新,突破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難題。
超大城市管理難,難在人口密度高、人員流動性強。如S市虹口、黃浦兩區(qū)人口密度已經超過3萬人/平方公里,處于“擁擠”狀態(tài)。同時,超大城市往往人口流動性極強,外來者人數甚至超過城市定居者,不確定性因素多,增加了管理難度。
而城市管理的職能分布在不同的政府部門、業(yè)務條線,這就導致城市管理往往聚焦某一個或一類問題,較少從城市全局視角進行管理優(yōu)化,從而出現“打地鼠”現象。
如今,數據已經成為新的生產要素,且政府具備全面收集和分析城市各方面數據的能力,因此,面對城市管理難題,政府要實施數據驅動下的政府再造,進行全局優(yōu)化。以當前S市推行的垃圾分類回收為例,在出臺回收法律法規(guī)和培養(yǎng)市民垃圾分類意識的同時,需要重構垃圾分類回收的管理體制,健全上游回收、中游分揀、下游處置全產業(yè)鏈體系,垃圾分類才能真正取得實效。
智能化也正成為S市城市管理兜底板、補短板、拉長板的有效手段。智能化賦予城市一定的“自我感知”“自我判斷”,甚至“自我調整”的能力,將城市管理人員從低效、細碎、繁重的城市管理活動中解脫出來。S市浦東、楊浦控江等多個社區(qū),采用進出小區(qū)“四件套”(人臉識別高清探頭、人體紅外感應技術器、機動車進出控制、共享單車圍欄),進樓“三件套”(門磁監(jiān)控、二維碼開門、電子巡更),家庭“4+套”(遠程抄表、煤氣泄漏報警、飲用水檢測、獨居老人生命探測)等智能化手段,提升城市和社區(qū)治理的精準性,大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。
超大城市管理難,難在城市管理體制中的條塊分割。基于科學分權理論,條塊分割具有諸多優(yōu)勢,但也正是由于權力分割,造成“不完全政府”,政策沖突、權責交叉模糊等成為城市管理中的瓶頸,導致協調成本高、協同效率低等問題。然而,人們對城市公共服務多元化、多樣性、多層次的需求不減反增,加大了城市管理的難度。
但條塊關系是任何國家普遍存在的,條塊分割是可以避免的。針對城市管理的各類難題,加快各個部門信息資源共享、建立部門協同管理體制機制是創(chuàng)新方向。以浦東新區(qū)城市精細化管理為例,浦東新區(qū)成立了區(qū)城市運營中心,將政府應急管理協調處、區(qū)安監(jiān)局、區(qū)醫(yī)療急救中心、區(qū)防汛指揮中心、區(qū)城管執(zhí)法局信訪分局5個部門,區(qū)公安分局(包括消防支隊)、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等9個部門業(yè)務并入區(qū)城市運營中心,建立了協同作戰(zhàn)機制,克服條塊分割的缺陷,城市管理水平實現質的飛躍。
超大城市管理難,難在資源保障要求高。超大城市一般為資源輸入型城市,水、能源和食物等城市居民生活必需資源一般需要外部輸入,一旦供給出現波動,就可能造成恐慌。
城市管理的一些領域還處于被動式應急管理狀態(tài),特別是城市生產安全領域的潛在風險較多。需要加快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監(jiān)管預警應用,對可能發(fā)生、即將發(fā)生的潛在風險信息實施有效的收集分析、研判預警,形成一套科學有序的風險應對預警預報體系,變“被動應對”為“主動預防”。
此外,城市精細化管理還要改變“政府拼命干,群眾站邊看”的現象。精細化管理不僅強調政府在城市管理中應用人工智能、大數據等新技術,同時還應鼓勵社會資源、城市居民和社會公眾參與,形成多方共建共管新格局。
作答要求
假如你是政府某職能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,請根據“給定資料”,就如何提高我國超大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出建議。
要求:要點完整,有針對性。不超過400字。
(責任編輯:hui)
免責聲明: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,由本站編輯整理,僅供個人研究、交流學習使用,不涉及商業(yè)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權問題,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